林安泰古厝原本位在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上。
是在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左右(一七八三年),
由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的艋舺商人林回出資興建,
聘請八十位唐山師傅和兩百位本地工匠參與修築工作,而因林家商號叫做「榮泰號」,
再合併原先的大安(偉大的安溪)地名,古厝落成後遂取名為「林安泰」,
後來到了道光初年又再度予以翻修,前後歷時五年,成為目前所見的格局。
古厝為明清閩南典型的「安溪厝」四合院建築,燕尾屋脊線條非常流暢,
進身採前低後高、步步高升的設計,據說,這種設計有利於日照通風。
整個建築是以二進祭祀祖先的正廳為中軸線,兩邊延伸對襯分別為各房居室,
往前至一進,中央是垂花門廳,兩側耳房也呈對襯設計,
兩廳與左右內外護龍圍出中庭,屋後左右還各有一口古井,
屋左不遠處有三開間簷廊書房一座,屋前院埕寬廣,埕外更有月眉池一潭,
整個古宅建地面積六百七十二平方公尺坪,
基地面積達兩萬兩千兩百一十二平方公尺,共有三十四間房,
門堂六十九榶、八十八扇,三萬多塊磚,二十四萬片瓦,雕刻門窗有三十二片,
整體格局給人一種寬敞穩重的感覺。
林安泰古厝可說是展現了閩南式建築文化的精髓。
月眉池是位於古厝中軸線上的半圓形水池,具有所謂「聚氣」的風水作用,
許多台灣大戶人家的宅院,例如霧峰林家花園,也都有類似的設計;
另外,和很多古厝相同的是,林安泰古厝院埕地面鋪的是紅普石,
為當年大陸商船渡海來台時放在船艙底部的壓艙石,不會長青苔又可防滑,
遂成為有錢人家爭相採用的地板材料。
資料來源 / 中央社
古厝的美,敵不過現代都市的快速發展與變遷!為了拓寬延伸敦化南路綠園道,
只有犧牲掉這擁有兩百年歷史的古代建築。
幸得專家學者的奔走以及林氏後代子孫的獨排眾議及全數捐贈,才得以倖存。
民國六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拆遷工程正式展開,
台北市政府公務單位先進行丈量、記錄、編號與藍圖繪製,
然後由附屬物先進行拆裝,再拆隔間,最後由屋頂向下拆,
磚瓦木石被一塊塊地拆卸下來,五個月之後,整個拆卸工程完成,
百年古厝變成了一堆堆等待重新組裝的建材。
台北市政府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在高速公路下的濱江公園找到了古厝安身立命之所。
也從此結束了古厝居無定所流浪的日子。
重建工作仍得在幾個原則下努力進行,
一﹑維持原來的平面,完全不改變它的用途;
二﹑保持原有的牆壁、隔板等;
三﹑維持原有的顏色與圖案,至於已破壞的部分則以相同或類似者更換之;
四﹑不得任意裝設原來沒有的建材,如塑膠、金屬、合板等,
經過了四百個工作天,花費四千五百三十六萬元的經費後,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終於竣工完成。
民國六十七年拆遷至民國七十六年開放給民眾參觀,足足花了十年的時間。
於民國八十八年由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先生正式將其規劃為民俗文物館。
重建之後的古厝多了一絲現代痕跡,也不免喪失了幾許原始的味道。
但是..比起很多舊建築任其荒廢,頹敗。林安泰古厝也算是幸運的了。
古早的大灶,一大家子的活力來源。以前pipi家也有一座,
每年過年媽媽都在這樣灶上做甜粿,做菜頭粿。那時pipi的工作就是添柴火。
不只可以聞到香香的粿味,還有暖暖的柴火可供取暖。常常媽媽還會讓我嚐第一口呢!
真是懷念呢.......
記得有一年除夕,跟妹妹還有同學四個人在衛生所的空地上玩跳繩,後來助產士出來制止。
當時好生氣!直想這麼小氣...一氣之下對著幾株剛種沒多久的柏樹出氣。
沒多久..柏樹經過我們胯下的蹂躪,一株株低了頭彎了腰!知道闖禍了回家躲在閣樓上。
望著助產士對著父親直說...看著父親鐵青的臉嚇到不敢出現!
直到尿急、肚餓、紅包的誘惑!媽媽找人了....
只好硬著頭皮出現!那一晚除夕夜...姐妹倆被罰不准上桌吃飯!
紅眠床....pipi ㄟㄚ嬤睡的也是古早紅眠床。
好像是松木作成,烤上棗紅色的漆,還真是紅眠床喔!ㄏㄏ
整個床都是工藝的展現,除了雕花鑲貝,流蘇垂簾。
更有踮腳的長凳,還有一格一格的小抽屜。
ㄚ嬤最喜歡藏東西了,然後讓我們尋寶,找著了可賞一顆糖果喲~~
ㄚ嬤ㄟ紅眠床,睡覺時阿嬤總會在紅眠床底下擺上一個有蓋的陶盆,
裡頭放著燒紅的木炭,睡覺時床就會暖暖乾乾的,真是舒服耶!古代熱暖爐!ㄏㄏ
古厝移至濱江公園之後,由於佔地面積廣大,所以..市政府文化局又在後方
仿造福建閩南的庭園造景,多了一絲詩情畫意。
花博四大園區包含了大佳濱江公園,當然古厝也成了花博一隅。
規劃成花博花茶殿,供應一些台灣古早味及茶點。
花博從開館到結束,總是人滿為患!pipi 雖是星期一去參觀花博。
卻也很難在其中錯身,真正是人比螞蟻還多.....所以...
只嚐了一碗仙草冰.....
這裡最大的缺點...就是飛機是第二多!!
由於靠近松山機場,屬國內,日本,韓國,上海的航線,
幾分鐘就咻的一架飛機從上空飛過!想拍飛機可以好整以暇,不用怕來不及....
抬頭看看天空的飛機,pipi 心裡想著...又帶來了多少陸客?
拱門及八卦窗,充分展現閩式建築的的特色。
亭台樓宇更顯現出中國建築的圓融與美感。
後園的一角,流線型的白色復古圍牆,令人驚豔。
花博夢想館
這就是花博夢想館的外觀建築,進夢想館得拿預約券。
對pipi這種晚起的鳥兒來說,自然是無蟲可吃....
所以...得等七月份重新開放之後,再找時間過來一賭夢想館的風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