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媽祖廟很多,最為知名的除了大甲鎮瀾宮、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
還有一處就是...鹿港天后宮
媽祖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的海神信仰,
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媽等。
媽祖的兩大部將,是為媽祖視察、傾聽世情的千里眼與順風耳。
天后宮也叫天妃宮
早期的鹿港與大陸商貿頻繁;先民為祈求航海平安,
因此居民大都是媽祖的虔誠信徒,明萬曆元年(民國前265年),
由當地信眾共同建立的鹿港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至今已將近四百年,
目前由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鹿港天后宮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也是台灣地區唯一奉祀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神像的廟宇,
湄洲媽祖香火鼎盛,神靈顯赫,古色古香的建築富麗堂皇,
雕工細緻獨具匠心,各式各樣的石雕與木雕皆是巧奪天工,
天后宮由於廟宇年代久遠,因而名聞遐邇,信徒眾多,前往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
而每年的媽祖誕辰更是進香的旺季,一波波的進香人潮總是將鹿港擠得水洩不通、熱鬧非凡。
原中國福建湄洲開基媽祖原有六尊,
分別在福建湄洲、浙江寧波、馬來西亞麻六甲及台灣鹿港,
但因中國文化大革命等種種因素後,目前世界上僅存一尊湄洲媽祖,即是鹿港媽祖。
鹿港的湄洲開基媽祖為施琅將軍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奉請護軍帶到台灣,後來其族弟施啟秉、族姪施世榜(彰化八堡圳的創建人)
懇留在鹿港奉祀供信徒膜拜。由於長年累月受香煙所薰而成黑面,因此又被稱為黑面媽。
資料來源 / 鹿港民宿網
天后宮的香火鼎盛
從信徒虔誠的舉香祝禱可以看出媽祖在人們的心中
不只是心靈寄託的對象,亦是釋疑解惑的良師。
清朝歷史學家趙翼記下了一個很有趣的台灣海峽的媽祖傳說。
若遇海難向神明呼救時,稱「媽祖」,媽祖就會立刻不施脂粉來救人。
若稱「天妃」則媽祖就盛裝打扮,雍容華貴地來救人,所以會很晚才到。
故海上都稱「媽祖」,不敢稱「天妃」,
希望媽祖立刻來救海難中的漁船。
每次進廟裡看著人們虔誠的拿著香嘴裡念念有詞,總想...求什麼呢?
不外乎...婚姻、事業、健康、財富。不外乎...有貴子女、好婿媳。
pipi只求過一次,希望送子觀音能幫忙完成心願,後來~~祂太忙了。
鹿港天后宮的建築規模壯觀恢宏,廟宇格局為三進二院
分別為前殿『三川殿』、正殿、後殿。
三川殿採三開間建築,兩旁有八字牆,八字牆為大正四年,
由鹿港土水師「圓仔炎師」(蔡添炎)所施做。
後殿仍為供奉玉皇大帝的淩霄寶殿
後殿樓上則是司職太歲,每年輪值的太歲星君會被迎至中央坐鎮。
超過四百年的建築,雕龍畫棟每一處都是建築藝術,
屋頂上的斗栱及樑柱是以水泥鑄模而成,燕尾式的廟宇飛簷起翹,曲線流暢。
在台灣的寺廟中,甚少廟宇前殿使用此類型的屋頂
此一獨立樣式是閩南式建築中最高級的
一般而言多在大廟中才有使用到 且多在主殿才使用 可見其獨特
三川殿的藻井
藻井是建築物中最尊貴的做法,它的功能為隔斷過高的空間
以保持室溫及避免灰塵下落,並塑造室內富麗堂皇的效果。
鹿港天后宮三川殿內的八卦藻井,為大木匠師樹發師(王樹發)所設計的作品
天后宮的藻井分為兩層,底層八角形的每一邊出二栱,每栱升四斗,
以二十四組斗栱組砌而成,呈八卦形往內齊集,
此層藻井的每一邊有八仙的人物造型與吊筒
八仙人物的上方分別為「四愛」及「漁、樵、耕、讀」
「四愛」為「茂叔愛蓮、羲之愛鵝、淵明愛菊、和靖詠梅」
拜完媽祖剛要離開,很幸運的看到了某間廟宇來進香
看著雙手虔誠端奉神像,腳踩七星步伐的男子
一步一步往正殿走去
真是好看耶....大家都看傻了眼了.....
這個香爐應該也很有歷史了
走進廟宇總能清淨洗滌人心,pipi總覺得神祇就像神父一般
有什麼心事、有什麼疑惑或做錯了什麼?都可以對著神娓娓道來~~
雖然祂不言不語,但..心中的明白我想就是祂給的答案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