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引力是因地球本身質量而具有的引力。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被表示為符號g,
近似地等於每平方秒9.8米或每平方秒32英尺。
這表示,當忽略空氣阻力時,物件在地球表面上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為 9.8 m/s2。
換言之,靜止物件下落一秒後的速度為9.8m/s,兩秒後為19.6 m/s,如此類推。
地球本身也受到下落物體等值的吸引力加速,
也就是說地球會朝著下落物體的方向加速移動,
但是地球質量遠大於下落物的質量,所以下落物對地球的加速度非常小。
地球引力又稱地心引力或地心吸力,但這是不正確的,
物理學上沒有此說法。因為地球引力與地球質量有關,並非來自地心。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
所以...我們一直以來都說錯了,是地球引力,非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 --外太空驚悚片
導演:艾方索柯朗 Alfonso Cuarón
喬治克隆尼 George Clooney、珊卓布拉克 Sandra Bullock
珊卓布拉克 飾演的蕾恩史東博士是一名傑出的醫學工程師,
這是她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
資深太空人麥特科沃斯基(喬治克隆尼 飾)與她同行,
這是他退休前最後一次指揮太空飛行。
很不幸地,在一場看似簡單的例行太空漫步中,災難發生了,太空梭全毀,
使得萊安和麥特兩人突然變得孤立無援,他們只能繫住彼此,不斷被捲入黑暗之中。
當珊卓布拉克決定飾演蕾恩博士
她決定從內而外塑造蕾恩博士這個角色時,
她鍛鍊肌肉,努力把外表變得很中性,
她說:「蕾恩博士沒有情緒,不與人話家常,她期盼到太空去工作,
因為那可以讓她遠離人群,忘記她熟知的一切,地球也不再是她的家,
雖然她還活著,但是某種程度來說,她的心早就已經死了。」
在《地心引力》中,喬治庫隆尼飾演經驗老道的太空梭駕駛員麥特,
他正一派輕鬆地試驗著新型推進器的性能,
這讓他可以自由自在地遨遊在離地球600公里的太空中,
他一邊飛行一邊向太空總署回報地球的壯闊美景,
維持了喬治庫隆尼一貫的帥氣,與美式的英雄主義。
全片呈現了許多從外太空拍攝地球的畫面,真是美極了!
讓人覺得我們何其有幸,能生長在這個地方,
卻不知道好好珍惜!
在一場看似簡單的太空漫步中,卻因為俄國炸毀無用的衛星,
而引起了一連串的太空災難。
蕾恩與麥特突然變的孤立無援,他們只能繫住彼此,捲入黑暗之中。
周遭的一片死寂,表示他們失去與地球的一切連繫,
而浩瀚無際的太空卻是他們唯一回家的途徑。
拍攝的過程中,珊卓多半都穿著厚重的太空服,
一個人被孤伶伶地吊在一個被命名為「光盒」的大型結構體中,
她全身綁著至少十二條鋼索,藉以表現出漂浮在外太空的無重力感,
經常必須配合拍攝需要作出翻滾、倒吊等違反地心引力的動作,
在無重力狀態下,一切熟知的物理移動方式都變得不一樣,
導演用一鏡到底的方式,推展整個劇情,而珊卓對著空氣演戲,聲音表情到位,
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設計,對人身心狀態的表現,合乎邏輯而令人驚艷。
從以前pipi就很喜歡看珊卓演的電影,雖然常常都是無厘頭的傻大姐,
這次倒是讓pipi看到非常不一樣的一面,歲月的累積讓她的戲更有看頭。
珊卓在拍攝過程中運用禪坐與冥想的方法讓自己學回放下一切並忘記自我,
如此才能達到肢體協調並減低身體不適在心理造成的負擔,
並且當巨大攝影機器以時速近60公里的速度快速急停在她面前20公分,
她還能完全不為所動地繼續講台詞,
淋漓盡致的演出讓歐美媒體預測珊卓將以此片再度問鼎奧斯卡。
這是一場只有兩個半演員的電影,
除了蕾恩與麥特,另一個太空人的穿插演出,
凸顯了蕾恩的平板生活與麥特豐富經驗的幽默人生。
開場十分鐘,就死於太空災難,
無垠的星際只剩兩個人。
一條帶子牽引著兩個人,在這個時候是彼此的依靠,也是心靈的慰藉。
帥氣的喬治庫隆尼在這部戲中,戲份實在太少了,完全意在襯托女主角珊卓的勇氣!
當喬治庫隆尼解開繩索的那一刻,讓人心也跟著深入黑暗的太空中。
而在浩瀚的太空中,逐漸模糊的身影,對講機卻清楚傳來引導珊卓如何回太空艙的這一幕,
我想...很多人都會充滿不捨與感動的心情,就像....女主角一般。
當女主角將要放棄希望意識逐漸模糊時,喬治庫隆尼敲打窗戶那一幕,
多了笑點、詫異、驚喜....
也適時的燃起女主角求生意志,雖然知道是一種意識指引,卻讓人很開心帥哥再度出現。
不過!pipi 最喜歡的是最後一幕,
片尾她站起來,從無重力回到腳踏實地的地心引力,有著重要意涵。
地球只有一個,人生也只有一次,雖處處有限制,
我們還是要好好的享受這些限制,就當是另一種地心引力,
因為看似無垠的太空也不是很自由!
兩位帥哥影帝與美女影后,共同完成了這一部才上演兩周,
就躍上全美票房冠軍的電影。
庫隆尼說:「我很高興可以在電影裡襯托珊卓布拉克,有些時候我只出現聲音,
她卻必須承受所有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折磨。相較起來,她比我辛苦多了。」
光看這兩位的表現,就值回票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