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 07 / 27




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們來到了不到30分鐘車程的紫禁城。


也就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在天安門廣場前,我們一行18個人,開心的在此留影!


後來才知道現在起才是考驗的開始.....


 



 


 紫禁城(北京故宮)建於明朝永樂年間,


「紫」字和天象有關,古人以北極星(紫微星)為天帝居所,


而皇帝既為天子,其在人間的居所自然就是「紫宮」、「紫城」,


再者皇宮向來是黎民百姓的禁地,於是「紫禁城」三字就這麼成形。


紫禁城貫穿北京的中軸線呈南北走向,又稱「子午線」,


北為神武門(子門),南面有三重門, 第一重為天安門,第二重為端門,第三重為午門。


天安門是紫禁城的門戶,同時是朝廷大典與頒詔的地點。


午門是紫禁城正門,凡大將出征、凱旋、獻俘與頒布曆書皆在此。


小說及戲劇中常見「推出午門斬首」的記載,


事實上,此處絕非處決人犯的場所,頂多是明代時對「逆鱗」的大臣處以「廷杖」之處,


話雖如此,被廷杖者,不死也半條命。


 



 


紫禁城


四面環有高10m的城牆和寬52m的護城河,城南北長961m,東西寬753m。


城牆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其中南面的午門和北面的神武門現專提供參觀者遊覽出入。


公元1421年,明王朝將北京作為都城,並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池,這就是紫禁城。


佔地72公頃,房間總數九千多間。黃色琉璃瓦、紅色圍牆。


這種基調構成緣自於中國古老思想;以中心之地的黃色和代表光大吉祥的紅色來表現,


這種色彩也意味著皇帝居住的紫禁城乃天下之中心。



    



 


明朝永樂四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龍登大寶後,


計畫將都城由南京遷至北京,遂命令陳珪、吳中負責規畫北京城和建造皇城,


於是他們調集人力,開始營建紫禁城。明朝永樂十四年(公元1417年)


朝廷大舉徵集了全國十萬工匠、百萬夫役開始了營建紫禁城的工作,


而在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短短的四年完成了這座九重天闕。


永樂十五年(1417)


二月破土開工,而於永樂十八年(1420)十二月峻工,為時近四年,


其進度之快,規模之大,計劃之周、構造之精是建築史上罕見的奇蹟。


然而紫禁城宮殿落成不久,三大殿於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被火全部燒光,


二十年後,於正統五年(1440)開工修復,經兩年完工。


此次重修竣工後一百二十年,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一天傍晚,


雷雨大作,多數宮殿盡燬於雷火,萬曆二十五年(1597)又經歷了一次大火,


現存中和殿、保和殿即為萬曆四十三(1615)年所重建。


天啟五年到七年(1625~1627),三大殿又經過大修,直至清順治帝入主中國,


 



 


過了午門就真真正正進入了紫禁城了,


過了三門....天安門、端門、午門,接著是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殿之後即為三宮....乾清宮、中泰殿、坤寧宮。


皇宮建築考究,皆應風水倫理之說,


故...中軸線上有三門、三殿、三宮為之九。


太和殿屋角神獸有九隻,總房間數九千九百九十九間。


 



 


太和門前和宜庭合影


 



 


紫禁城內宮殿建築佈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


紅牆黃瓦,畫棟雕樑,金碧輝煌。殿宇樓台。高低錯落,壯觀雄偉。


朝暾曛中,仿若然間仙境。


城之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兩側輔以文華、武英兩殿。


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稱為"前朝"


北半部則以乾清、交泰、坤寧三宮及東西六宮和御花園為中心,


其外東側有奉先、皇極等殿。西側有養心殿、雨花閣、慈寧宮等。


是皇帝與后妃們居住、舉行祭祀和宗教活動及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稱為"後寢" 。



資料來源 / 網路






 


 


紫禁城內到處可見武警,這一位算是最帥的囉..... 


 



 


過了太和門就來到了太和殿。在太和門前有條金水河、河上有五座石橋。


據說...中間那座石橋只有皇帝及皇后可以行走,每位皇帝一生大概只走一遍。


那就是登基大典的那一天,至於皇后就是與皇帝結婚典禮舉行時才有機會過這座橋。


所以...清朝也只有兩位皇后有幸能走這一遭。


 



 


導遊小苟說:這五座石橋,妳們自己挑要走哪一條!還用說?


那當然是走中間皇帝皇后必走之橋囉....過過乾癮也好! ㄏㄏ


 



 


太和殿是舉行大典之處,包括皇帝登基、帝后大婚、


冊立皇后、命將出征,及元旦、冬至、皇帝生日的典禮都在此進行。


殿外平臺上有「日晷」及「嘉量」,象徵時間及度量衡統一。


另有銅龜及銅鶴塑像,寓意萬壽無疆,江山永固。


殿內金漆雕龍寶座、七扇金龍屏風及六支瀝粉金漆蟠龍柱都光彩奪目,


地上鋪有「金磚」,於是太和殿又稱「金鑾殿」。


本來以為皇帝都是舒舒服服的待在宮裡上朝,誰知道原來是在太和殿上。


不過!好歹皇帝頭上還有一片屋頂,其它王公大臣不就要日曬雨淋?


ㄏㄏ  現在的總統政府官員要多努力一點,命好...還有冷氣可以吹耶~~


 


    


 



 


太和殿前的石雕,是由整塊白玉石雕刻而成。


石長16.75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為宮中石雕之最,俗稱大石雕。


明初建造三宮殿時雕刻,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新雕刻部分花紋。


四周為纏枝蓮花紋,下部為海水江牙,


中間雕刻流雲以襯托象徵天子"九五之尊"的九條蟠龍。


石料採自北京西郊房山大石窟,以冬季沿途汲水潑成冰道拉轉的方式轉到紫禁城。


 



 


太和殿屋瓦由黃琉璃鋪設而成,屋角前後兩位神仙,中間有九隻神獸。


為最尊貴、崇高的建築象徵。


其次是皇后寢宮坤寧宮有七隻神獸,以此類推....


 



 


紫禁城建築還有一項特色,以中軸線為準,越往旁邊地勢越低。


也就是說...越靠近中軸線越接近權力中心。


地上的地磚,聽說網路上一塊可賣到十五萬台幣耶!


難怪被挖得坑坑洞洞。


 



 


古代日晷


也就是現代的時鐘啦!太陽照射的陰影,可以準確的計算時辰。


那陰天怎麼辦啊?  ㄏㄏ 我想太多了....時間對古代皇帝大概不是很重要吧?


 



 


太和殿前銅鑄的香爐,共有24座。


每到有重要慶典例如...皇帝登基或結婚大典,會全部點燃!很壯觀喔~~


 



 


銅鐵缸


銅缸、鐵缸是宮中防火設備之一,平時貯滿清水,以備滅火之用。


每到冬季十月至翌年二月,都會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蓋。


氣溫低的時候還得在缸下燒炭加溫,以防缸水結冰。


至今最早的缸為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鑄造。


明代缸兩耳均加鐵環,樣式上奢下簡,古樸大方。


清代缸兩耳獸面銅環,腹大中收。宮中安置大小銅、鐵缸共308口。


其中鎏金18口,陳設在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門兩邊。


 



 


上圖為中和殿及保和殿。


中和殿是給皇帝上朝時休息及更衣時用的。


 



 


保和殿是皇帝主持殿試的所在,在此欽點狀元、榜眼、探花,


再由禮部張貼金榜於皇城外,稱為「金榜題名」。


 



 





房間多到不勝數!我看要全部逛完,起碼得花三天....






 



 



 


乾清宮是明代皇帝的寢宮,也是皇帝日常生活的中心,


康熙皇帝八歲御極,十五歲廟謨獨運智擒鰲拜,


二十三歲次第削平三蕃,征服台灣,蕩平新疆之亂,


治黃河修漕運,輕徭薄賦修明政治,撫有華夏九州六十一載,


唯獨晚年兩廢太子,群王覬覦帝位奪嫡成禍,為終生一大憾事。


因此在第二次費黜太子允礽後,決意不再立太子。


將擬定的繼位人密書金冊存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扁後雍正即位後便下詔「著為永例


雍正之後皇帝寢宮就移到了養心殿。


 



 



 


交泰殿為皇后千秋節受慶賀禮的地方。


上懸康熙帝御書『無為』扁,寶座後有板屏一面,


上書乾隆帝御製《交泰殿銘》。東次間設銅壺滴漏,


乾隆年後不再使用。西次間設大自鳴鐘,宮內時間以此為准。


清代,于此殿貯清二十五寶璽。每年正月,由欽天監選擇吉日吉時,


設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拈香行禮。


清世祖所立「內宮不許干預政事」的鐵牌曾立于此殿。


皇帝大婚時,皇后的冊、寶安設殿內左右案上。每年春季祀先蠶,


皇后先一日在此查閱采桑的用具。


康熙帝留存的御書除了『無為』二字,還有就是和珅王府裡的『福』字了。    


 



 


走到這裡....大家都累了!小朋友坐在這裡恐怕連呼吸都有困難!


真是難為他們囉....


 



 


皇室御花園....原本想像應該大得很!


結果...還真是小得可憐。後來得知...因為怕皇帝被暗殺,


所以,宮內不得栽種大型花木,只有在御花園有些花草樹木。


有沒有注意到....三門、三殿、三宮之間沒有一棵樹木。


害我熱得半死....38度耶!


 


          


 



 


走出神武門,就見著了護城河....


美喔!







自南門的天安門開始走到北門的神武門,從早上走到中午!


走到汗流浹背,走到飢腸轆轆。


熱到頭昏眼花,熱到神志不清。


真是...


不到紫禁城,不知道自己小!


不爬上長城,不知道自己老!


哈!哈!哈!





 


出神武門望向遠方高處就是景山公園,也就是傳說中明崇禎皇帝自縊之處。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伐明征戰,率義軍攻打北京。


崇禎雖然不是一個生活放蕩、不理朝政的皇帝,但當時勢如破竹,崇禎皇帝無力回天。


  “巍巍萬歲山,密密接煙樹;中有望帝魂,悲啼不知處。”


槐樹經過幾次重新栽植,因此三百多年過去,也還沒有成為一棵蒼天大樹。


但並不妨礙人們摩肩接踵地到這裡參觀,


三百多年的光陰已過去,可是就是找不到一個正確的答案,


確實不知道該何處悲啼。但更冤的是那槐樹,本無過,


卻背了三百多年的污名,儘管幾易其樹,也少不了被鐵鏈拴著的命運。


槐樹被設定為“罪槐”,是從清朝初年開始了,


“罪槐”目前已是北京景山公園最為著名的人文景觀之一。


 


  


 


當年太監們的等級及薪俸!大總管的收入真是高耶....


飯銀100兩、菜40品、湯兩樣。真豐富!!


這張是在頤和園拍到的,成屬難得!


 




這篇真是難寫!典故太多....雖有網路資料可查,


但是...光照片就很頭痛了!有些前後順序還會搞錯??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


皇帝詔曰:


朋友們!要有耐心看完喔....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p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